两种能力的矛盾

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:
Huang Yonggang 2016-05-18 19:44:50 +08:00
parent de1d956f70
commit e8f8c524bb
4 changed files with 45 additions and 15 deletions

View File

@ -5,6 +5,10 @@
* [共同体](community.md)
* [冷启动](clodstart.md)
###2016
* [适应力和资源募集](community.1.md)
* [时间接口](timeflow.md)
版权声明:
1. 本库作品版权归[黄勇刚](mailto:huangyg@mars22.com)所有。

BIN
collect.png Normal file

Binary file not shown.

After

Width:  |  Height:  |  Size: 34 KiB

View File

@ -1,14 +1,39 @@
##共同体
适应力和资源募集
共同体需要不断重组以适应外界变化。常见的安排是两层规章:决策机构制定基本管理制度,执行团队制定具体规章。具体规章不得违反基本管理制度,从而在获得适应力的同时,也防止执行团队舞弊。
共同体需要不断重组以适应外界变化。常见的安排是两层机制:决策机构制定基本管理制度、发布决议,执行团队制定具体规章、下达指令。具体规章、执行指令不得违反基本管理制度、决议,从而在获得适应力的同时,也防止执行团队舞弊。
![员工行为模型](order.png)
募集资源有许多方式:以现有资源交换的成本较高,以权力交换的风险较高,而以未来收入换取资源则没有这些缺点,但资源投入方的未兑现利益需要强有力的保护,尤其不能在重组时被牺牲。
###常见的募集方法
以未来收入换取资源,支付优先级可以约定在各个环节,从收入到纯利润都可以。但计算利润时涉及的支出决策,实际收支的数额核实,均应有资源投入方参与甚至主导,且不能被重组所改变。否则将拉升资源的募集成本。
![资源募集](collect.png)
决策的安排相对简单,而且如果从收入支付则无需安排资源投入方参与支出决策。
收支数额的核实则有许多种情况。人员范围:
###规章的修订
一般来说,员工依赖五类信息决定自己的行为:
* 历史经验(个人经验或非正式的指导)
* 直接指令
* 具体规章
* 决策部门决议
* 基本管理制度
它们需要不断修订以适应外界情况,消除内部矛盾。
只要在五种信息互相矛盾时成员清楚怎么应对,零规章起步是可以实现的。部署初期可以完全通过指令管理,执行团队不定期整理记录,把重复性的指令整理为具体规章。当执行团队由于能力或利益局限出现偏差,决策部门颁布决议和基本管理制度。一开始整理周期比较频密,稳定后可以逐渐拉长,在外界条件急剧变化时可以再次提高频率。
产品和服务是很容易参考(抄袭)的,规章的修订能力则较难复制。优秀的产品经理可以带来一定的独占期,优秀的决策部门则意味着持续的竞争优势。独占是无法持久的,竞争中获胜才是赢家。
决策者和其他成员一样,在计时模式下松懈、保守,在考核数量和质量时勇于拼搏。要组建优秀的决策部门,建模者应该设立明确的结果验收和大幅度的奖惩。良性竞争的决策部门、明确指令优先级的成员,可以纯指令、零规章启动,逐步建立竞争优势。
###常见的募集方法
以未来收入换取资源的难点在于控制(分配前的)支出。要保障资源投入方的未兑现利益,这些支出应控制在经营必须的水平上。控制方法有两种:把权力直接交给资源投入方;或设计一种难以违反的预算制度。两种方法都可能削弱竞争力,资源投入方的决策质量低下,预算制度缺乏弹性。
公司以股份募集资源,它是滞后利益与权力相结合的产物。相应的,缺乏判断力的股东是公司的最大隐患。合伙企业、合作社企业的权力归合伙人、社员,他们以高度透明的规章保障资源投入方的利益,而力图保留权力。在技术密集型的公司里,智力投入者通常控制大部分股份,它们接近于合伙企业 -- 需要以高质量的规章换取资金等资源投入。
当国内法(包括企业法规、会计制度...)所能保障的最高透明度仍然不能满足需要,共同体需要设计更高标准的规章,否则资源拥有者会要求优先兑现。优先级最高时就是从收入直接兑现,前面不安排任何支出,因而也不需要参与支出控制。
收支数额的核实也有许多种情况,数据公布的人员范围有:
* 全面开放,从内部成员、资源投入方到竞争对手,均可查阅。
* 只对未兑现利益的资源投入方开放,除了“未兑现利益”外不设置额外条件。
@ -19,19 +44,20 @@
* 收支发生时发布数额
* 滞后发布数额:收支发生时发布数字摘要,滞后一定时间发布详细数据
如果规则清晰到各方独立计算,结果一致,可以用公布规则代替公布支出数额。同样可以:
如果规则清晰到各方独立计算、结果严格一致,而且执行环节不受任何一方控制,可以用公布规则代替公布支出数额。这时,规章设计与收支核实是一体的。同样有两种实现方法:
* 规则制定后发布内容
* 滞后发布:规则制定后发布数字摘要,失效后发布详细内容
以上提及的发布方式,应该是共同体所无法删改的。至少是删改成本高于资源投入方未兑现利益的。
另外,把监事和财务人员的人事权交给资源投入方,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保能力
另外,把监事和财务人员的人事权交给资源投入方也是常见的安排
###企业法规的局限
现有的企业法规中的相关规定,只能实现中下强度。
公司股东、合作社社员从纯利润提留一部分后分红,因此他们需要控制支出。
合伙企业一般是从收入中提留费用,余额都归合伙人。他们更关心控制提留比例。
股东、合伙人、社员都可以查阅财务报告,但并未规定查阅原始记录。
向非股东、非合伙人、非社员募集资源则需要另行保障,且股东、合伙人、社员组成权力部门,可以修改规章,因此非股东、非合伙人、非社员的资源投入方都无法借助企业法规保护自己的未兑现利益。
###两种能力的矛盾
规章除了组织协作以外也要规定分配。规章修订就意味着分配规则的变化。
而资源募集需要保障资源投入方的未兑现利益。
而这些在企业法规之外的保障制度,必须安排在适应外界变化的重组权之外,通常基于合同法
、客观规律实现。
平衡这两种能力的矛盾是建模者的核心工作之一。
资金密集型公司通常牺牲适应力换取资源。技术密集型公司、合伙企业、合作社企业如果拥有优秀的决策部门,可以优越的制度吸引资源,保障资源投入方而不丧失权力;否则并没有优势。
一些更新颖的做法,实质上是以决策层管理模型作为募集主体。这些做法需要新的基础设施,国内法及行政管理不能表达这些模型。

BIN
order.png Normal file

Binary file not shown.

After

Width:  |  Height:  |  Size: 15 KiB